在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夕,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谈判突然提速,被外界视为可能缓解紧张局势的一次机会。有消息称,双方或在年底前达成一份安全协议。 然而,围绕赫尔蒙山控制权的争夺,让这场谈判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。 赫尔蒙山:以色列的“底线”,叙利亚的“主权” 以色列坚持,任何协议都必须包含其保留对赫尔蒙山控制权的条款。这座山峰位于戈兰高地,是叙利亚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。 叙利亚军事分析师法耶兹·阿斯马尔认为,赫尔蒙山的地理位置让以色列可以监控叙利亚和黎巴嫩大片区域,军事价值极高。他警告,如果以色列坚持这一诉求,将直接侵害叙利亚的主权聚创配资,或导致谈判破裂。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·沙拉的态度显得更谨慎。他对外表示,谈判或许会在未来数日内取得进展,但明确强调,和平或关系正常化目前并不在议程之上。这表明,大马士革希望通过谈判争取安全利益,但不愿在主权问题上妥协。 华盛顿的影子:叙以谈判的“幕后推手”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,美国在这场谈判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分析师哈立德·哈利勒指出,华盛顿希望促成这项协议,将其包装成一项外交成就,以提振自身在中东的影响力。与此同时,以色列也希望通过谈判,修复在加沙战争后受损的威慑能力。 不过,叙利亚方面似乎对美式“戴维营模式”并不感冒。叙利亚安全专家迪亚·卡杜尔明确表示,大马士革只寻求有限的安全安排,而不是全面的外交妥协。这种谨慎态度也反映了叙利亚对以色列和美国的不信任。 叙利亚局势复杂,美国释放制裁松动信号
就在谈判进行的同时,叙利亚内外局势依然扑朔迷离。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盖尔·佩德森在任职七年后宣布辞职,称是“个人原因”,但也借此机会警告国际社会,叙利亚急需财政援助。佩德森的辞职无疑为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协调再添变数。 与此同时,美国也向叙利亚释放了制裁松动的信号。美国财政部表示,将允许叙利亚“安全且负责任地”重新接入全球金融体系,以推动人道主义援助和有限的经济复苏。这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做出的“试探性妥协”。 不过,经济专家亚西尔·侯赛因指出,这些措施更多是技术性调整,例如重启代理银行渠道、确保本地银行转账合规等,距离全面解除制裁还有很远。 国内困局:绑架、爆炸与集体墓穴 尽管叙以谈判有望取得进展,但叙利亚国内的安全局势依旧充满动荡。知名电视制作人穆罕默德·卡巴尼遭绑架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。 尽管叙利亚内政部否认其被官方拘押,但有迹象显示,卡巴尼可能被冒充安全人员的团伙绑架以勒索赎金。这一事件凸显了叙利亚国内治安问题的复杂性。 与此同时,叙利亚国内还传出一起与2020年阿扎兹爆炸案有关的重大抓捕行动。叙利亚内政部宣布,已逮捕该案嫌犯胡赛因·穆瓦斯。此案曾造成超过100人死伤,被认为是近年来叙利亚境内最严重的暴力事件之一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报道称,在东古塔地区发现了一处埋有约100具遗骸的集体墓穴。遇难者被证实于2014年遭到政府军伏击身亡,这再次揭开了叙利亚内战期间的血腥历史。 结语:和平谈判的希望与挑战 当前,叙以谈判的进展无疑为中东地区带来一丝曙光,但围绕赫尔蒙山的争议、叙利亚国内复杂的安全局势,以及美国与俄罗斯在背后的博弈,都让这场谈判充满了不确定性。 叙利亚与以色列的对话能否真正推动地区和平?还是会因主权和利益分歧再次陷入僵局?国际社会能否在多方博弈中找到平衡点?这些问题的答案,也许将在未来数月内逐渐揭晓。
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